市级

您现在的位置:洞口党建网 >> 信息动态 >> 重要言论 >> 市级

龚文密:用新理念新战略引领新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邵阳而奋斗

2016年10月18日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  点击数: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邵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开启十三五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用新理念新战略引领新发展,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邵阳而奋斗!

一、攻坚克难、阔步前进的五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邵阳负重爬坡、攻坚克难的五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异常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指引下,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失时机抓住各种发展机遇,沉着冷静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着力“八个建成”,圆满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邵阳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五年,我们应对挑战,奋力赶超,以加快发展的重大成就载入了邵阳史册。全市经济始终保持了稳中快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11年至2015年,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台阶,由727亿元增加到1387亿元,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一百亿大关,由51.9亿元增加到131亿元,年均增长20.2%。农业产值和粮食总产实现五连增。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产值过亿元企业由159家增加到562家,新增省级工业集中区7个。崀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南山成为湖南唯一的国家公园,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金融机构迅速增加,存款余额由946亿元增加到2058亿元,贷款余额由347亿元增加到891亿元,存贷比达到43%,提高7个百分点。物流企业达到400多家。进出口总额由3亿美元增加到11.5亿美元,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现代产业落户邵阳。

这五年,我们前瞻布局,主动作为,以奠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增强了邵阳自信。建成和在建铁路里程从104公里增加到327.26公里,是“十一五”的3.17倍,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跨入了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达到586公里,是“十一五”的2.05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武冈机场即将通航。邵阳交通“盲肠”“断头路”已成为历史。完成水利投资132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农网改造即将完成,气化邵阳加速推进,成为全省输变电枢纽中心。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增加到70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增加到70万。

一大批城市骨架工程、休闲工程、民心工程、配套工程建成或正在建设。“限摩限电”行动、最美十条街改造、小街小巷提质、新建公厕、农贸市场等任务圆满完成,成功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可望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脏乱差的“代名词”在人们记忆中彻底封存。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并乡合村。提前结束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计划,关闭落后小煤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农村卫生体制、不动产登记、征地拆迁以及集中安置等一系列改革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期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三区三边三年”绿色行动初显成效,山水林更加秀美。

这五年,我们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惠民富民的显著成效让邵阳人民获得了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698元增加到21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760元增加到8716元,年均分别增长11.7%13.7%。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每年省定和市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两房两棚”和“两供两治”快速推进。最低工资、城乡低保、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标准稳步提高,全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优抚安置、老龄工作、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万贫困人口脱贫。科技普及和专利大幅提升。全面实施化解城区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邵阳医专正式并入邵阳学院,已经启动邵阳职教新城建设。城乡卫生网络正在健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落实。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这五年,我们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以各族各界人民的突出贡献展现了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各级人大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决定重大事项作用,有力促进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落实。各级政协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围绕大局认真履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卓有成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市民法制学校经验在全省推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综治民调排位靠前。群众工作站经验全国推广,领导包案化解积案做法获评2014年度湖南省十大法治事件。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日益强化,总体形势平稳向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防工程和双拥共建取得突破,邵阳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这五年,我们履职尽责,固本强基,以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举措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发展的能力普遍提高。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在全省首创基层党建常态化督导机制,村级活动场所、乡镇“五小”设施、农村远教站点等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和不合格党员评议认定、处置试点工作得到中组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作风建设要求,“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严查违法违纪案件,建立巡察制度,不敢腐的氛围已经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五年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干好邵阳的事业:一是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第一思想,既干正确的事,又正确地干事。谋划和干好邵阳的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定位邵阳长远发展,必须认清邵阳基本市情,坚持和把握稳中快进、后发赶超的基本方向和总基调。正确确定发展战略,必须认清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既不好高骛远,提过高指标,又要主动作为,确定积极目标。制定重大举措,必须认清当时当地主客观条件,一年干成几件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二是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既干好当前的事,又干好长远的事。坚定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赶超全省发展水平不折腾,致力于快,服从于好。既要以功成必须有我的决心,解决好当前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难事好事,又要以功成不必有我的胸怀,谋划和夯实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三是始终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价值取向,既干锦上添花的事,更干雪中送炭的事。以群众需求为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以群众呼声为导向,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受的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四是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推动力,既用开放的思路干大事,又用改革的办法办难事。邵阳欠发达,欠在开放不够,改革不力。办邵阳大事,必须跳出邵阳思考邵阳,跳出邵阳发展邵阳。办邵阳难事,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克服消极应付、被动等待的心理,树立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克服求稳怕乱、畏首畏尾的心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稳定中的问题,以发展保稳定。五是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第一职责,既率先垂范、清清白白、规规矩矩干事,又凝聚合力、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干事。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行为规范,既民主、又集中,既分工、又合作。以党风廉政要求为行为底线,干事成事,成事不出事。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弘扬。

五年的探索充满艰辛,铸就的辉煌来之不易。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不断积累和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驻邵部队、高校院所、海内外朋友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所有为邵阳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市全面小康总实现程度、全面小康少数单项指标实现程度、县市区全面小康平均实现程度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基础设施体系还很不完善,人均GDP、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等都很低,经济实力与人口、面积在全省地位极不相称;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大;党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仍需加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作风转变还不到位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用新理念新战略引领新发展

邵阳经过负重爬坡,发展已行至快车道。在快车道上稳步前行,必须用新理念新战略引领新发展,精准把握中央、省委要求,清醒认识时空方位,科学确定执政使命。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是加快邵阳发展的大思路、大方向、大目标。落实党中央新理念新战略新布局和省委“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方略,结合邵阳实际,未来五年,我们将实施建设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这是“五大发展”、“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在邵阳的生动实践,是省委的方略在邵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邵阳的关键决策和战略定位。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到2020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300亿元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230亿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39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小康的五大类39项指标全部达标,全面建成小康邵阳。

实现邵阳人民小康梦想,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当今世界经济曲折复杂,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倍数催化势不可挡。国家深入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举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不断涌现,结构性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众多国家战略在湖南密集实施,省委、省政府将娄邵经济走廊定位为沪昆高铁经济带。这些既为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创造外部条件和客观机遇,也要求在大的布局中准确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经过多年的奋斗,我市形成了八大独特优势:地处湘中地理中心和全省四大板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经济综合实力和进入快车道的发展优势、初步显现的区域综合枢纽的交通优势、要素快速集聚的开放优势、仍然存在的820万人口红利和天下邵商创业积累回乡欲望强烈的人力优势、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优势、深厚鲜明的文化优势、优质高效服务的环境优势等。通过深入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营造了齐心协力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发展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渴望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做大做强以及积蓄的重振邵阳雄风的雄心、志气、胆识和力量。这些都为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提供了厚实的内在条件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建设湖南省域副中心。根据《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和省政府即将审定的《湖南省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市城区与东部四县县城以及西部五县城的布局结构,完全有理由确定把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一是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将建成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万的“双百”Ⅱ型大城市,是湘中湘西南唯一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二是东部四县城区人口达到120万,重点乡镇人口100万,我市东部城市群将成为城镇人口330万、辐射500多万人的湘中湘西南最大城市群,仅次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省域第二大城市群。三是随着市域东部与西部互联互通,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倒差转换,我市市域城镇人口在湘中湘西南地区绝对量最多、规模最大。

——建设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从产业实力、城镇规模、资本市场、机动车及运量等方面的4个经济指标25项细化指标测算来看,我市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二方阵首位。依托这一基础,加快以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为带、县市工业园区为点的“一核一带多点”建设,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百里工业中心。充分利用我市湖南主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出口基地的优势,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基地。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全省第三的优势,努力打造以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利用邵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积累,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充分利用邵商投资市场的丰富经验和实力、商品互联网+、现代物流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努力打造湘桂黔边陲的物流中心。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和政策优势,着力打造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全民创业示范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湘中湘西南面积最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充分利用邵阳处在湘中南—广西—东盟大通道的前沿要地、沪昆客专与呼南客专“黄金十字”交汇和两端等距离正中心城市,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建设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交通项目的布局尘埃落定,我市在未来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内,将构筑以沪昆高铁、呼南高铁为基础的“三纵三横二连”(三纵:洛湛、呼南、长邵城际;三横:沪昆、怀邵衡、兴永郴赣;二连:邵冷、邵东至市区至武冈城际)的快速铁路米字型结构;以沪昆高速、二广高速和呼北高速为基础的“三纵三横两连”(三纵:二广、呼北、包茂;三横:沪昆、邵衡、武靖及新永;两连:新白、邵坪及白仓至仙槎桥)的高速公路网状型结构;以“一东一西”(邵东军民两用机场和武冈机场)两支线机场为核心、以多个通用航空机场为点的特有的航空网络。大跨度、全覆盖、高密度综合发达的铁、公、机无缝对接,将使邵阳成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邵阳,将结束在湖南区域布局中不东不西的尴尬和无奈,更加凸现邵阳的地理、交通区位、生态优势和发展基础,实现从发展边缘地带向增长中心地带转变和中部崛起的历史性跨越。作为内陆地区的邵阳,将从封闭的丘陵山地变为开放前沿,更加凸现对外开放的叠加优势和巨大潜力,成为连接多地的区域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彻底冲破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困局。作为受区位和政策困扰的邵阳,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获得更多利好,往南快速融入生机勃发的北部湾及东盟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共享“一带一路”的机遇和红利;往北快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共享沿江开放开发政策的机遇和红利;往西快速融入大湘西乃至云贵国家重点扶贫区及生态文化旅游圈,共享国家扶贫政策红利;往东快速融入省“3+5”城市圈乃至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共享产业转移和新动能成果。“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的实现,邵阳将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竞相发展。从此也将树立起与全省人口大市、面积大市相匹配的地位和荣光。一个富饶美丽幸福的新邵阳将是嵌在三湘大地中心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三、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突出“二中心一枢纽”工作重点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邵阳820万人能不能全面进入小康,关键之关键在于8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我们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落实“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邵东、双清、大祥、北塔4个县区2017年全面脱贫,隆回、邵阳、新宁、新邵、绥宁、洞口、武冈、城步8个扶贫重点县2018年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村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要真扶贫,扶真贫,决不搞数字式的“被脱贫”。突出政府主导攻坚。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通过政府背负一定债务的办法筹措资金,每年集中解决一至两个贫困群众个人干不了的道路建设、危房改造、乡村卫生院(室)、安全饮水等重点问题,彻底改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创新工作方式攻坚。建立股份合作、资产性、电商、光伏、旅游等扶贫到户方式,使贫困群众从大市场中获得收益;支持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使贫困户从合作组织中获得收益;利用教师、城管、林管、辅警等改革举措,定额帮助贫困群众就业。激发内生动力攻坚。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是精准扶贫各项举措能否落地生根、发挥长效的关键。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心骨作用,又充分发挥帮扶对象的主体作用,提高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各级党委政府要履行主体责任,各部门单位要履行帮扶责任,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要履行社会责任,动员全社会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二)以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本支撑,是经济实力最直接的体现。没有大产业就没有大发展。实现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中之重是要加快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5年产业发展靠转换后的新动能,而新动能的转换靠科学技术。谁利用科技创新走在前面,谁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因此,我市无论工业、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要通过创新把已有的存量转化为新的增量,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依托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加速发展高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是农业大市,传统农业基础好,但要打造农业的现代版,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打造多个先进农业示范基地,建成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改革创新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给需求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优化产品生产结构、商品供应结构,以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市场的需求。对于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污染程度深、产品没市场的“僵尸企业”,该淘汰的淘汰,该重组的重组;对那些发展潜力好,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企业,帮助实现生产与需求有效对接,促其做大做强。以方式创新推进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支持和引导工业向重点园区集聚,促进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引导同行业企业入园,集约集中发展。做大做强各类园区,特别是沪昆高速工业走廊上的园区,要借助湘商产业园政策在全省年年有进位。建成国家级邵阳经济开发区,鼓励邵东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园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鼓励和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大、中、小各类物流园。整合散、小、差的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发展。以企业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发展实体经济,企业是主体,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创新。要尊重、培养、爱护、包容企业家,主动上门、真心诚意地为企业帮扶解困。以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全力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三)持续发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既是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过程,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过程。能不能实现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关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现代化城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突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区划调整,使之与“双百”大城市相适应。按照“一核四心、两带一廊、一环多镇”的发展思路,尽快构筑起“十字架”快速通道,加快东部城镇群融城步伐。西部生态圈以武冈市区为城镇空间中心,以西部县城为支点,形成点轴发展。努力打造一批新型旅游名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省际边界要镇。强化规划的权威性,重点整治城镇违章建筑和乡村建房违规占用农田的乱象。突出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把邵阳打造成为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山水园林绿城、宜居宜业新城目标,市中心城区着眼人口、产业两个集聚,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区旅游景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实施城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智慧城市”;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设宜居城市。各县城要突出抓好“加快扩容、小街小巷硬化、教育医疗卫生硬件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地下管网完善、24小时保洁、公共服务配套、亮化美化工程、棚户区改造和放开户籍”等十个方面工作,将县域城镇建成“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突出服务均等,推进城乡统筹。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新机制,让进城农民“愿意进、留得住、能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让群众吃上安全水、用上稳压电、坐上公交车、联上高速网、住上宜居房。

(四)夯实打牢织密基础设施。今后五年,邵阳经济增长仍然靠投资拉动,投资拉动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在织密织牢四大体系。建设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同城发展,加快构建“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铁公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这是能不能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之关键。怀邵衡铁路、邵阳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和邵阳东货场开通营运,开工建设呼南高铁邵永段,争取兴永郴赣铁路开工,谋划推进张崀桂铁路、邵冷铁路和邵东至市区至武冈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武靖高速通车,打通新宁至桂林高速通道;新白高速开工建设,争取呼北高速新化至武冈段、城步至广西龙胜高速公路早日开工,洞口至溆浦高速公路纳入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加密加快建设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开工建设邵东军民两用机场和武冈、新宁等通用机场。建设旱涝保收和冲不垮的水利体系。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加强城市水利,注重生态水利,构建“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水利体系。加快推进衡邵干旱走廓综合治理、武陵山片区脱贫水利工程、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五小”水利建设,打通防汛抗旱“最后一公里”。实施河、湖、湿地互流互通,全面完成市区和县城堤防工程。建设清洁高效和坚强的能源体系。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实施城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水电,继续壮大风电,积极发展光伏和生物质能发电,把邵阳电网建成能够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坚强电网。完成气化邵阳。建设新一代信息化体系。加快“三网融合”,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电子金融、电子社区发展,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社区、家庭的信息化水平。统筹城乡区域信息网,推进宽带网络从乡镇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

(五)凝心聚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区域增长点极的基础支撑。全面建成小康邵阳,建成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关键在12个县市区的发展。要把县域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思想上、政策上、体制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彻底改变绝大部分县市区经济实力在全省综合排位靠后的状况。把做大做强城镇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镇,做强城镇经济重点在县城经济。加快县城产城融合、园区与城镇一体的步伐,以工业、商贸等产业集聚和园区发展促进县城扩容提质和功能配套。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是品牌,特色是潜力,特色是市场,特色是竞争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比较优势,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把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形态看,非公有制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之路。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抓手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抢抓政策机遇,大胆融资,积极谋划基础工程项目,大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六)真情务实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接着一件事情办、大事小事都要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教育教师为人师表,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继续实施“化解城区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名师名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扭转“生源大量外流、学生扎堆择校”的状况。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建成邵阳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建设湘中湘西南最大的职教新城。努力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对灵活就业、就业新形态的扶持,促进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实行自主就业。大力实行政府采购服务,把政府可以不大包大揽的事情和岗位,放给社会和企业,促进劳动者多元就业。特别要强化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脱贫、人民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等诸多作用,必须做到应保尽保,确保社会保障的公平公正。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政策衔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和保障社会福利应有的水平。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建设。推进健康邵阳建设。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各县城要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卫生城市,市城区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上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城,如期建成市体育中心,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做好人口计生服务工作。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使好决定邵阳发展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邵阳发展有今天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邵阳未来要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关键的一招还是改革开放。

(一)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邵阳改革一直没有停步,但确有过加快推进的黄金期,也有过停滞不前的阵痛期。正反情况启示我们,改革才有出路,才能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过程中,必须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有“敢”字当头的担当精神。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在邵阳,要在新一轮改革中不输在起跑线上,关键的问题是“敢”字当头。敢于出招,善于使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冲破固有利益藩篱,敢于排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敢于立新规建新制,敢于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不顾。二是切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顶层设计与探索创新相结合,既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又要鼓励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改革经验。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既要制定远景规划目标,又要着力从现在抓起,从看准了的事情抓起,从急需改的事项抓起。坚持勇于进取与稳妥推进相结合。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要稳打稳扎。只要是经过充分论证和评估,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改的要大胆地改。但大胆不是蛮干,必须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一些重大改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积小胜为大胜,但也不能匍匐不前、慢慢悠悠,要紧跟改革步伐,做到蹄疾而步稳。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想细想深,一个一个解决和克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三是抓好落地见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推进改革任务落实的攻坚期。把抓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放在突出位置,抓主体责任、督办协调、督察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以创新创业提升发展新活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关键是实现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创新创业的潮水在全社会涌动。突出思想引领。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邵阳文化精神内核,形成全民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在邵阳大地掀起“精英创业”“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百花齐放的新浪潮。加快平台建设。各县市区都要积极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园区,拓宽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让创业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强化政策支持。采取无偿资助、后补助、政府采购、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完善和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就业资金要重点向创业带动就业、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倾斜。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破除机制障碍。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允许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真正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把邵阳打造成为人才向往、大有可为的创新创业的广阔天地。

(三)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是一个自我奋起的时代,更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时代。谁对外开放合作意识强、力度大,谁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扩大开放的总开关。解放思想的高度决定改革开放的深度,进而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作为内陆地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邵阳,仅靠财政资金和国家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克服跑上不跑外的倾向,只有每年引进市外资金以30%以上速度增长,才能有效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要有开阔的眼界,破除以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论开放的观念,依托高铁经济带,主动对接国家大战略、发达地区和省内外周边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获大利。要有开阔的胸襟,树立互利共赢的意识,保持开放开明的心态,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心理,舍得拿出优质资源、优质项目、先进技术与人合作,既为自身的发展着想,也替客商的发展考虑。要有开阔的思路,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研究制定推进开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设铁公机联运开放通道,加快构建海关、商检、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塑造开放人文环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大招商、招大商。充分利用各项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定向招商,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利用我市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领军企业的对接合作,推动外来资本、技术、管理、品牌与我市优势产业、产品有效嫁接。充分利用湘商产业园平台,大力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争取更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进一步推动外经外贸发展。加快工程机械、小商品、农产品等出口基地建设,扩大自营出口规模。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生产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体系,拓展海外市场,提升邵阳经济国际融合度和外向度。

五、坚持文化强市和生态立市,提高邵阳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是城市之魂,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绿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毫不动摇地坚持文化强市和生态立市,是“二中心一枢纽”战略中应有之义。

(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首要任务,用共产党人先进思想为引领,弘扬邵阳人国家至上、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吃苦耐劳之精华,摒弃和去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之糟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之中,倡导昂扬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积极筹措资金,配套建设一批未成年人德育教育阵地和活动基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积极申报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夯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县市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建设,整合基层文化设施资源,建设农村和社区多功能文化服务阵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网络全覆盖。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培养一批像贺绿汀、肖笑波、陈白一、李自健等音乐、文学、书画摄影、文艺等方面的大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打造湘中湘西南最大的文化产业园,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精准把握新闻舆论的政治方向,严格新闻舆论纪律,加强新闻舆论阵地建设,配强新闻舆论班子,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的手中。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提高邵阳发展的竞争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开展“四边五年”绿色行动计划,抓好天然林保护、生态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生态治理。抓好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脆弱地区及交通沿线绿地等保护与管理。保护邵阳母亲河,重点治理资水流域污染,五年内全部取消污水直排。加快推进龙须塘化工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城镇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固废处理设施建设,抓好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治理。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向深度推进的力度,统筹源、点、面的综合治理,使广大农村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邵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严格控制增量,有选择性引进项目,坚决做到:凡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上,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要,凡是不利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批,决不做有损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事。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无论是保护、培育、治理环境,都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既要引进环保设施制造企业,也要引进大型环保治理企业;既要大胆引进市外环保企业,也要培养本土环保企业。落实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环保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市,构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所在。邵阳人口多、市情复杂,历来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牢记和谐稳定是根本大局的大道理,着力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体系,为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加快法治邵阳建设。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增创邵阳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探索法治社会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为全面建成小康邵阳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全体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人无信不立”。建立诚信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引导人们把守法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实行失信发布制度,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对失信者形成社会联防和互联互动的协同监管网络,使其寸步难行,形成扬善抑恶的制度机制和社会环境。领导带头是关键。领导不仅要带头学法,还要带头守法,更要带头用法。要强化法治秩序、法治规则思维,实现从人治方式转向法治方式,实现从经验决策转向依法决策。

(二)加快平安邵阳建设。“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建设平安邵阳,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进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把专项打击与整体防控更好地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对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公安消防基础建设三年行动”和“一村一辅警”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有效规范信访秩序,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打造阳光信访升级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监管执法,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三)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坚决落实《地方党委工作条例》,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地方立法。始终支持政府抓落实和职能转变,推动公共资金分配、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开透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始终支持和保障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能,扎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始终支持检察、法院依法独立开展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深化党务、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在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的积极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做好民族、宗教、对台、港澳等工作,积极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双拥模范城市的成果。建成人防疏散基地。落实党的老干部政策,从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关怀老干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余热。做好党史、保密、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新形势下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事业发展,核心在党。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委核心引领作用是关键。市委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中央对地方党委的要求,加强市委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真正把市委建成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奔小康的坚强战斗集体。

(一)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动力之源。以理论武装促进信仰更坚定。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持续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学、真懂、真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增强“四个意识”促进党性更坚强。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以教育培训促进能力再提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干部建设,精准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破解难题有本领、引领发展有成绩的开拓者和实干家。

(二)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决贯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用干部,坚持看工作实绩、凭群众口碑用干部。摒弃以地域、人亲疏等观念用干部,做到公道正派。对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大胆任用,让那些欺上瞒下、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个人不干净、不守规矩,遇到难题绕道走、熬资历、混日子,只有虚功没有实绩,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跑官要官的干部没市场、没位置、没奔头。调优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锻炼,重视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使用,盘活干部存量资源,增强干部整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梯次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的活力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基层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

(三)从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体系、活动载体、工作机制、管理体制等的创新,全面推进农村、街道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稳定的基层经费投入机制,补齐基层基础设施“短板”,打造高标准、规范化、实用的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和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全市广大党员要以党章为准绳,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合格党员。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推动各领域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动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班子的整顿调配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制度和党代表常任制,扎实开展党代表、党员等进社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从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风正、政风清,才能人心齐、事业成。始终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严格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统一部署、检查考核,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肃党纪。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好家风”建设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深入学习和落实“一准则二条例”,用好纪律处分这把戒尺,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坚持纪严于法、挺纪在前,推动巡察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严惩腐败。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无论涉及到谁,坚决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五)从严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兴衰。牢记宗旨,亲民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牢记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解决群众问题,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实干求业绩,以实绩赢民心。以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懈怠、能力平庸、工作懒惰、作风漂浮、纪律涣散等突出问题为抓手,持续开展“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的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规定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心不悬”,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腰杆硬”。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典型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精神情操影响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六)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先锋队只有从严管好自己,才能发挥好领导核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聚精会神抓党建,敢抓敢管、动真碰硬,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委(党组)书记要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亮出立场和态度,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纪委要全面履行监督责任,高悬问责利剑,对违规违纪的要问责,对不履职不作为的也要问责,释放问责强烈信号,激发担当精神。

同志们,践行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省委“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加快“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邵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创新实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820万人民的光辉业绩,不断开创邵阳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